中国IDC评述网12月04日报道:深圳市网络媒体协会(SAOM)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深圳联合发布《2011-2012深圳市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深圳以高达76.8%的互联网普及率,797万网民规模蝉联中国“最互联网”城市。
深圳网民年轻“多金” 爱商务甚于娱乐
2012年的“11.11电商大战”硝烟刚刚散去,深圳在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中成为淘宝、天猫网购金额第五的城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刘鑫认为,这和深圳的网民年龄结构(20岁-40岁为主)有关(深圳网民中20-29岁的比例达到30%,30-39岁的网民占29%)。年轻的网民迅速接受互联网新热点,深圳网民在诸如电子商务、微博问政、移动上网等都不落人后。
《报告》显示,和其他城市比较,深圳网民中学生比例相对较少,只有15.3%;而企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产业服务业工人占比偏多。网民月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在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城网民收入调查中,深圳网民不单年轻,而且“多金”,以月收入2000-5000元的居多(见附表),正是热衷网购且购买力最强的消费人群。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也改变着越来越多网民的消费行为。调查中,45.8%的深圳网民使用网络购物,23.2%的深圳网民在网上团购,42.8%的深圳网民使用网上银行,46.5%的深圳网民使用网上支付,使用旅行预定和网络炒股的深圳网民分别占26.6%和26.9%。深圳网民的商务应用全面领先,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网络分析师认为,这些都表明深圳依然处于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移动终端取代电脑 七成网民手机上网
手机正在成为网民手中利器,大有取代电脑之势。深圳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手机集散地,《报告》数据表明,深圳网民也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超过七成的网民享受手机移动上网带来的“快感”。用手机上网的深圳网民中,有24%的人每天使用4小时以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冰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将超过电脑上网,而这一势头最早将会在深圳出现。
《报告》中可以看出,深圳地区受众最广的前五大网络应用分别为即时通信(84.7%),搜索引擎(82.3%),网络新闻(79.5%),网络音乐(79.1%)和网络视频(64.9%)。而发展较快的应用是微博(58.6%),网购(45.8%)和网上支付(46.5%)。
与全国相比,深圳网民使用各类手机上网应用的比例都较高,其中手机微博使用率差距最大,深圳手机网民使用手机上微博的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9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深圳网民手机上网使用最多的前四大应用是手机即时通信、手机网络新闻、手机搜索和手机网络音乐,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3.7%、70.9%、70%和58.7%。
网络问政风生水起 官方微博受欢迎
新闻事件发生时,网民的第一反应是上网。网络的快、及时更新、海量资讯以及良好互动,在信息大战中优势日益明显。《报告》特别就网民对媒体的信任度进行调查:对比各类媒体,深圳网民信任程度最高的是电脑(网络),有37.1%网民表示最信任电脑(网络);19.5%的网民最信任报纸;19%的网民最信任电视。
网络的兴起,带动微博的出现,截至2012年底,深圳50个政府部门已全部开通政务微博服务民生。深圳的网络问政平台初见规模,收获粉丝超百万。《报告》指出:深圳微博用户中,关注过深圳机构的官方微博的用户规模达190万,占比达40.8%,而全国这一比例仅为32.7%。
“深圳网民使用政府网站的比例依然达到27.7%,高于全国同期19.3%的水平。”在《报告》中可以看到,“深圳网民使用政府网站不仅仅侧重政务查询层面,使用查询指南或下载业务表格和向政府提交办事申请的比例也分别达52.1%和25.5%;还有20.6%的用户使用政府网站反映问题/投诉/建议/咨询/信访,说明网民对政府网站的使用需求在深化。”